川酒网川酒网川酒网

宜宾市酿酒专用高粱生产发展及基地建设任务目标和工作要求

宜宾市酿酒专用高粱生产发展及基地建设

                                                       任务目标和工作要求

                                                         宜宾市农业局

                                                    (2010年4月18日)

    为进一步贯彻钟副省长近期两次到宜专题调研高粱产业发展所作相关指示精神,落实省农业厅酿酒专用高粱产业基地建设座谈会、现场会及市委、市政府领导相关要求,全力推进我市“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原料支撑基地建设工作,特强调以下几点:

    一、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

    今年初,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抓好2010年农业增产增收工作的通知》(宜府办函〔2010〕70号)中,已将我市2010年高粱生产15万亩计划任务(确保目标)分解到各区县。在此,进一步明确全市高粱种植面积力争目标为20万亩。同时,结合到会的5个区县实际工作开展情况,要求全市建立酿酒专用高粱集中示范区5万亩,其中建立高标准酿酒专用高粱核心示范基地1.5万亩(见附表)。

    要求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和促进我市高粱种植方式逐步发生“五个转变”,即:地方混杂、退化常规种向优质高产新良种和杂交良种转变;田坎土台隙地零星种植向好田好土适度规模种植转变;由种一次收一季向种一次收两季(或多季)高粱转变;由单家独户盲目生产向龙头企业(或专合社)有计划订单生产转变;由传统种植模式向规范化、标准化高效种植模式转变。

    二、突出抓好示范区建设关键环节

    1.做好规划布局。各区县要本着相对集中、连片打造的原则,在辖区内公路主干线沿线示范、辐射、带动效果明显的区域建立核心示范区,并把示范任务规划落实到重点乡镇、重点村社和农户、地块,打造高标准示范样板。同时,要注意区县与区县之间、核心区与核心区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已经省上认可的1.5万亩核心示范基地,重点布局在“江南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区”的宜宾-长宁-江安-泸州主干公路沿线,由江安县、翠屏区、长宁县三个区县的10个村实施。即:江安县0.6万亩,布局在江安镇洋码头村和怡乐镇龙兴、和平、公平4个村;翠屏区0.45万亩,布局在宋家乡洋坪村和李庄镇长胜、南胜3个村;长宁县0.45万亩,布局在下长镇新华、民主和狮子3个村(详见附表)。

    2.抓住时机抢栽。当前已是高粱移栽的关键时节,各地务必要抓住目前气温回升、土壤墒情良好的有利时机,狠抓高粱抢时移栽工作,确保全市高粱计划任务目标实现。特别是核心示范区域,要千方百计确保示范种植规模和移栽规格质量到位。一是通过高膀田、望天田、漏筛田“三田”主动改旱,扩大示范区高粱种植面积;二是通过大搞“增、间、套、围”,大力开发田坎、土台以及学习种“堆堆红苕”经验,提倡种植“堆堆高粱”等增加示范区高粱种植面积;三是通过管好、用好现有每一株秧苗和秧苗调剂(从零星、分散种植区向核心区调剂)等,确保核心示范区高粱种植面积;四是充分利用油菜“后熟”现象(长势差的地块可直接套栽高粱),低留杆桩,适当提早3-5天收获对产量、品质影响不大的特性,适时抢收油菜、抢栽高粱,扩大示范区高粱种植规模;五是在核心示范区之间的“过渡”地区,若无秧苗可栽,可用现有种源在充分吸胀水分后抢时地膜育苗移栽或直播,收获一季高粱。

    3.突出高产创建。按照部、省“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要求,大力开展高产创建、高产竞赛活动,提高我市酿酒专用高粱标准化生产科技水平。积极探索创新和试验、示范、推广新优品种、新栽培技术、新种植模式等。要求通过推广杂交高粱新品种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高粱及再生高粱示范片平均亩产比大面积平均亩增产10%以上,核心示范区增产15%以上,高产创建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800公斤以上(含再生高粱),创建高产典型。

    4.搞好订单落实。“销售”是发展高粱生产的关键环节,落实“订单”是发展高粱生产、确保农民收益的保障措施。充分发挥省、市、县各级龙头企业作用,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基地” 模式及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推广“专合社+基地”模式,积极发展“龙头带动型”和“专合社带动型”酿酒专用高粱生产基地,学会两条腿走路,提高我市酿酒专用高粱生产和基地建设的组织化程度,防止大起大落。

    三、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要求各区县都要成立由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相关乡镇、部门主要领导和龙头企业业主等参加的“高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高粱生产、购销中的重大问题,制定规划、落实订单、协调高粱收购价格等,为高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2.技术保障。成立技术服务小组,开展良种筛选、繁育,研究探索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配套技术,制定地方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主动为龙头企业建设高粱原料基地及专业合作社等提供技术、信息和指导服务;协助解决高粱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等问题,为高粱产业稳步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3.机制保障。建立健全部门协作、资金投入、目标管理及激励措施等保障机制,增强我市高粱产业发展的整体活力。


 

宜宾市酿酒专用高粱生产发展及基地建设任务目标和工作要求

宜宾市酿酒专用高粱生产发展及基地建设任务目标和工作要求

赞 (136)